採取行動
是我,觀音。
當你思考著採取某種行動時,請檢視這個行動背後的動機。在採取行動前打破砂鍋問到底,到底是為了什麼原因讓你採取這樣的行動。
當你在神馳狀態(註一),你不需要經由思考來採取行動,因為當你在神馳狀態時,你發現自己就是單純的行動,沒有任何思考凌駕其上,對於行動合宜與否或是否能得到自己要的東西沒有任何懷疑。
你們大多數人是基於恐懼或是迫於無奈的立場而採取行動,然而你們可以採取的行動是有那麼多。所以為什麼不至少了解一下根本上是什麼原因讓你採取這樣的行動?也許如果你觸及了讓你採取這個行動的慾望在情緒層面的起因,你即可以認知到這個情緒本身將會是你這個行動的結果。
所以當你因為不想感受到某個特殊的情緒而採取某個行動,你最終會發現那個行動本身只會讓你得到更多相同的情緒。所以先內省自身的情緒,看看這個情緒是不是你想要透過行動去固化的,這才是明智的做法不是嗎?
如果情緒本身是令人興奮的或是喜樂的,當然你會想要採取相對的行動。這時唯一的考量是有沒有其他的行動能更擴大這個喜樂的感受。能看見你們基於喜樂的狀態來採取行動對我來說是非常美好的!
我是觀音,我用心守護著你。
http://danielscranton.com/action-quan-yin/
註一:「神馳狀態」原文 “in the flow”,也有人翻譯成「心流狀態」。有關「神馳狀態」請參照以下連結: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心流理論
推薦這個TED影片做為延伸閱讀:
https://www.ted.com/talks/mihaly_csikszentmihalyi_on_flow…
翻譯:陳威廷